院长信箱

×

信箱地址:
caiwch@lzu.edu.cn

如果您已经安装邮件客户端或者APP
点击这里 直接发送邮件。
书记信箱

×

信箱地址:
lipj@lzu.edu.cn

如果您已经安装邮件客户端或者APP
点击这里 直接发送邮件。

网站首页

学术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正文

孔明安教授、蓝江教授来我校作学术报告

 

应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邀请,6月5日至6日,著名学者南开大学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孔明安和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全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常务理事蓝江分别在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城关校区和榆中校区作学术报告,报告由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蔡文成教授、杨宏伟教授、谢亚洲教授等主持,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部分教师、全体研究生以及其他学院同学到场聆听,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65日,孔明安教授分别以“马克思与当代资本主义批判”和“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研究的新视域”为题在逸夫科学馆报告厅和齐云楼1432会议室作学术报告。在首场报告中,孔明安教授首先从马克思与蒲鲁东、恩格斯与第二国际理论家之间的学术关联入手引出了当代资本主义批判的总问题。随后,孔明安教授综述了当代思想家对资本主义批判的部分成果,重点阐释了曼德尔的长波理论、哈维的时空修复理论、霍耐特的承认理论、齐泽克的精神分析理论以及鲍德里亚的消费资本主义理论等,这为我们展开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剖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在后一场报告中,孔明安教授首先梳理了拜物教研究的三个维度,即哲学维度、政治经济学维度和精神分析维度。随后,孔明安教授围绕《资本论》中的“商品”章,结合拉康与齐泽克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以深入浅出的语言阐释了商品拜物教的实质是由对象a的创伤性症候持续驱动的欲望机制。由这一欲望机制展开,孔明安教授又深入分析了商品自身作为“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商品的形式运作本身构成了商品拜物教的本体论基础。

6月5日,蓝江教授的主讲题目为“如何从马克思主义看资本主义新变化”和“马克思主义与生命政治”,讲座分别在榆中校区天山堂报告厅和榆中校区第二教学楼B109教室进行。在首场报告中,蓝江教授以狄更斯《双城记》中的经典语录“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为引,结合实例阐释了任何时代在创造“美好宫殿”的也在创造最贫困、最痛苦的“下层阶级”的观点。他以产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数字资本主义三个标题为讲纲,结合实物图片,讲述了工业时代的异化表现、金融资本主义的崛起与消费社会的来临,详细论述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即数字时代给人类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后一场报告中,蓝江教授以“我们今天的一切都是自然的吗?如果不是,究竟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了自己?”这一问题将同学们带入到思考中,引出报告的主题——马克思主义与生命政治。他结合福柯的《必须保卫社会》一书讲解“生命政治”的概念,并以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典型性问题和其在《经济与社会》中的观点,进一步对生命政治的内涵和意义作详细解释。同时,蓝江教授讲解了马克思前后期的思想演变和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既结合了本专业特色,又紧扣本次报告的主题,为同学们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在此基础上,蓝江教授向同学们介绍福柯关于现代主体的生成的思想观点,并落脚于人口与生命政治的关系的阐述,以一个思维导图总结了本次报告的中心内容,清晰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和生命政治的逻辑关系。

6月5日晚,孔明安教授、蓝江教授与bv伟德源自英国始于1946的陈声柏教授、谢亚洲教授及部分师生就“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与发展”举行了学术座谈会。座谈会上,孔明安教授、蓝江教授分享了自己的求学经历与治学经验,他们勉励同学们要在求学阶段深耕文本、夯实基础,同时树立学术自觉,勇于面向现实问题展开学术反思。随后,两位教授还就当代若干前沿问题与如何开展学术研究进行了互动交流。

6月6日的学术报告中,孔明安教授的主讲题目分别是“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潮与前沿问题分析”和“当代意识形态新论”,报告会在榆中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和榆中校区第二教学楼A108举行。在首场报告中, 孔明安教授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前沿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他简要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前沿热点问题,从“重新梳理和研究第二国际前后的马克思主义”、“重新研究意识形态问题”、“拜物教问题”等角度,对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和机械论、消费社会和劳动价值论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研究和新帝国主义研究、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空间问题与城市哲学的研究、政治哲学研究与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法兰克福学派的新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研究进展,进行了深入浅出地理论讲解。同时,他还考虑到了本科生的知识储备能力,结合大量实例对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哲学及其前沿论争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补充讲解。在后一场报告中,孔明安教授介绍了拉康、齐泽克的意识形态思想理论以及有关辩证法的分类理论,又提纲挈领地讲解了意识形态发展史,特别是哈贝马斯的意识形态观,即科技是意识形态的概念。随后,他又从多种意识形态出发,系统讲解了意识形态的现实性特征及其形式,他认为这些意识形态并非我们用来逃避现实的梦一般的幻觉,就其基本维度而言,它是用来支撑我们的“现实”自身的幻象建构,它是一个幻觉,却能够为我们构建有效真实的社会关系。他强调,意识形态的功能并不在于为我们提供社会现实本身,而这样的社会现实可以供我们逃避某些创伤性的、实在界的内核。

6月6日,蓝江教授以“什么是生命政治”和“在大数据时代如何重建批判理论”为题在逸夫科学馆报告厅和齐云楼1432会议室作学术报告。在“什么是生命政治”的讲座中,蓝江教授由福柯对权力与生物性生命的探讨和齐泽克对新冠肺炎疫情与生命政治的分析引入,指出当代生命政治学建构于新自由主义政治哲学所形成的“身份之空”这一裂缝之中。随后,蓝江教授又通过颅相学、指纹识别体系、生命的档案化和现代安全机制的诞生追溯了生命政治的现代起源。蓝江教授认为,正是常规政治与例外状态之间的灰色之槛构成我们理解生命政治学的一把钥匙。例外状态悬置了人们的政治身份,从而让至高权力直接面对人们的生理性生命,这成为生命政治学与传统政治哲学的基本区分。蓝江教授的第二场讲座首先为我们梳理了批判理论从康德到马克思、法兰克福学派直到数字时代的发展脉络。对于如何理解数字时代的强力控制,蓝江教授为我们引介了若干前沿性的学术成果,包括耶齐的“无关系性关系”的异化理论、罗萨的加速与共鸣理论、斯蒂格勒的自动化社会理论、德勒兹与加塔里的加速与游牧理论等。面对数字时代下人的被数据化,蓝江教授认为我们不应无批判地抵制技术,反而要利用数字技术实现社会重建,达到人与技术的和谐共存。

孔明安教授与蓝江教授的兰大讲学之行为广大师生带来了思想启迪与学术指引,师生们认真聆听、反响热烈,报告会取得了良好的学术效应。

题目 主讲人
地点 时间